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AI大模型时代:网络设备需求爆发与投资机遇分析
网络在AI大模型时代的关键地位
大模型时代已经开始显现网络设备需求的爆发。本文将探讨网络为何成为AI时代的核心环节,并讨论未来网络侧的创新与投资机会。
网络需求的来源
进入大模型时代,模型体积与单卡上限差距迅速拉大,多服务器集群成为解决训练问题的方案。网络不仅用于传输数据,更多用于同步显卡间的模型参数,对网络密度和容量提出更高要求。
庞大的模型体积意味着:
在追求更大规模数据和参数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成为缩短训练时间的关键。而扩大"设备数"和提高"并行效率"直接决定了算力。
多卡同步的复杂沟通
大模型训练中,将模型切分至单卡后,每次计算后都需要进行对齐。All-to-All等操作较为常见,对网络传输和交换提出更高要求。
昂贵的故障成本
大模型训练往往持续数月,中断可能需要回到几天前的断点重新训练。网络某一环节的故障或高延迟都可能导致中断,带来进度落后和高昂成本。现代AI网络已成为考验人类系统工程能力的结晶。
网络创新的方向
硬件随需求而动,全球算力投资规模已达数百亿美元级。"降本"、"开放"和算力规模的平衡将是网络创新的主要议题。
通信介质的更迭
光、铜与硅是三大传输介质。光模块追求更高速率的同时,也开始LPO、LRO、硅光等降本之路。铜缆凭借性价比占领机柜内连接。Chiplet、Wafer-scaling等新技术加速探索硅基互联上限。
网络协议的竞争
片间通信协议与显卡强绑定,如英伟达NV-LINK、AMD Infinity Fabric等决定单节点能力上限。IB与以太网的竞争则是节点间通信的主旋律。
网络架构的变化
当前普遍采用叶脊架构,但随着节点数增多,叶脊架构在超大集群中成本较高。Dragonfly架构、rail-only架构等有望成为面向下一代超大集群的演进方向。
投资建议
通信系统核心环节: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工业富联、英维克、沪电股份。
通信系统创新环节:长飞光纤、太辰光、源杰科技、盛科通信、寒武纪、德科立。
风险提示:AI需求不及预期,Scaling law失效,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