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近日,美國總統宣布將與多國的雙邊貿易協議談判截止日期延長至8月1日,這一決定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給多國領導人的信函中,美國總統暗示如果無法達成協議,這些國家的出口產品可能面臨25%至40%的高額關稅。這種強硬態度引發了市場分析師的擔憂。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種'打地鼠式'的談判策略,即便最終達成協議,也難以帶來樂觀的前景。日本和韓國的經歷可以視爲警示:盡管兩國已經做出了讓步,但美國仍然不斷提出新的要求。
以日本爲例,雖然日本已經將一半的免稅大米進口配額給予了美國,但美國方面仍然抱怨進口量不足。然而,相比之下,日本旅遊業爲美國經濟帶來的貢獻遠超美國對日本的大米出口總額。
韓國的情況則更加復雜。盡管兩國早在2012年就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這並未能阻止美國總統提出新的貿易要求。
這種反復無常的談判態度,不僅給各國帶來了巨大壓力,也讓國際貿易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多國談判代表不得不在高壓環境下繼續等待,這無疑增加了達成互利共贏協議的難度。
隨着8月1日的期限日益臨近,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各國如何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同時,應對美國的貿易壓力,將成爲未來幾周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