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me 币大战白热化,SEC 演讲预示合规新时代本周加密市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 CPI 数据符合预期而出现一波上涨。尽管周四晚间曾出现闪崩,但随后修复,目前比特币价格仍维持在 10.4 万美元以上。市场方面喜忧参半。某交易平台先是因加入标普 500 指数而大涨,后又因遭调查和用户数据被盗而下跌 7.2%。某破产平台即将开启 50 亿美元赔付,但威斯康星州投资委员会已售出其比特币 ETF 持仓。同时,俄罗斯向乌克兰增派大量兵力,整体市场观望情绪加重。meme 币行情进入白热化阶段,三大平台激烈竞争,围绕代币发射、流动性和社区影响力展开"meme 三国杀"。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就资产代币化发表重磅演讲,为加密资产的发行、托管与交易提供更清晰的监管框架,预示着合规化与主流化并行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一、meme 混战白热化随着新平台加入反对阵营,本周 meme 市场的竞争在三大平台的"三国演义"中愈发激烈。尤其是为了争夺某个代币的 Ticker,三个平台展开疯狂对轰。其中两个平台的创始人都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喊单,使得这场 meme 热潮达到顶峰。### 1. 某平台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该平台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无需发币,定期出售的某公链代币压制了本币价格根据链上数据统计,该平台每积累一到两周的手续费收入后就会将这些代币转入交易所出售,一年多来总共出售约 386.8 万枚(7.02 亿美元),均价 183.3 美元。* 该平台在某公链生态的发展一家独大,缺乏竞争不利于生态发展该平台占某公链每日代币发行的 71%,并推出自己的 DEX 与其他平台直接竞争,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其目标是主导该公链的 DeFi 交易,削弱其他 AMM 的市场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可能抑制创新,缺乏竞争可能导致生态单一化,损害其长期发展。后期迫于竞争压力,该平台宣布推出创作者收入分成计划,将 50% 的收入与代币创作者分享。### 2. 某平台的 Web2 玩法该平台的创始人是一位年轻的澳大利亚企业家,曾在 14 岁时开发游戏下载量超 50 万,15 岁时创立社交买卖应用获 200 万美元融资,成为最年轻获硅谷风投的创业者之一。今年年初他在某公链上创建了一个 Web3 项目,首个发射的代币一度达到 8000 万美元市值,但随后大幅下跌。4 月底,该项目改名并将代币更名为平台币,之后币价开始上涨。平台通过发射多个市值超千万的 meme 代币吸引了市场关注。该平台开发出一种新的打法,通过从 Web2 拉人进入 Web3。比如某项目由来自哈佛的企业家推出,他在 Web2 曾推出多款爆款产品并两次成功退出。该 meme 币普通人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市值短时间就攀升到千万级别。整个平台近期已通过从 Web2 拉人到 Web3 发币做了几个类似的快速项目。这种模式短期内可能会持续,并吸引更多 Web2 团队加入。比如:- Noodle:一款贪吃蛇游戏,由 Web2 创业者推出,此前发行的应用总下载量超过 1000 万次。- GOONC:由某知名科技公司员工发行的代币- MSCP:开发者疑似为某科技巨头软件工程师,后被辟谣不过,近期该平台创始人表示将不再推荐新代币,而是专注于已有代币,投资者可关注已有项目的二次机会。### 3. 第三方平台该平台受到某公链生态众多资深参与者的支持,诞生了多个出圈的热门代币。想要参与可关注创始人和生态支持者,他们往往会在社交媒体公开喊单。### 4. 机器人大战某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社交媒体操作来发射新代币,这一过程简单快捷,降低了发射门槛。这一机制导致大量机器人监控新发射并迅速买入,以利用初期价格上涨,使得 meme 战场从最初的人对人演变为机器人对机器人。在这种模式下,当平台官方和创始人直接推荐某 meme 时,早期利益集团就已提前布局,散户入场风险极高。### 5. meme 市场的竞争格局虽然某平台仍占据 Meme 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正被新兴发射平台蚕食。从数据可见,该平台从几乎掌控整个 meme 市场到目前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场 meme 大战的最终胜利者尚未可知,但对散户而言,当三个平台互相竞争时,可能是 meme 爆发的黄金时期。## 二、监管机构资产代币化主题演讲### 1. 资产发行现状与挑战:目前只有四家加密资产发行商通过注册发行或特定规则完成了合法发行。现有表格要求提供的某些信息可能与加密资产的投资决策无关。尽管监管机构曾为其他资产类型调整过表格,但对加密资产的调整尚未跟上投资者兴趣的增长。监管目标:计划为证券或受投资合同约束的加密资产分配制定清晰合理的指导方针,解决发行商在确定资产是否构成证券时的不确定性。批评了过去的"头埋沙子"或"先开枪后提问"的监管方式,强调需要为加密行业提供法律确定性。由于法规的调整是临时的,对于已经发币的不合规项目只要能修正,仍提供注册豁免或安全港。### 2. 托管以前对托管方的管理存在两大难点:(1)身份限制:此次主要是放宽托管机构的身份限制,以前可能仅限于大型资产公司或银行,后续会逐渐放宽至券商、金融机构等。在代币化进程中传统银行可能面临淘汰风险。(2)托管限制:此前用户存入一定金额的加密资产,托管方就必须对应等价的等值负债和保障性资产,占用大量资金。相关法案已于今年一月被撤销。监管目标:计划为注册人在决定如何托管加密资产时提供更大选择权,明确有资格成为"合格托管人"的类型,并考虑自托管的合理豁免,以适应加密资产市场的常见做法。### 3. 交易现状与创新:支持允许注册人在其平台上交易更广泛的产品,响应市场需求,例如通过"超级应用程序"提供证券和非证券的交易。指出联邦证券法未禁止拥有特定交易系统的注册经纪交易商促进非证券交易,包括证券和非证券之间的"配对交易"。监管目标:计划现代化特定交易系统监管制度,以更好地适应加密资产,并探索进一步的指导或规则制定,以实现加密资产在国家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和交易。强调不应强迫市场参与者因监管不适应而将创新转移到海外。## 结论1. 强监管遏制诈骗,市场更规范。严格监管、执法行动和罚款机制将大幅减少诈骗项目。通过清晰的合规路径和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密市场将更加规范透明,增强长期发展信心。2. 代币化成为主流,效率与合规并重。资产代币化正成为高效、透明且流动性强的资产发行方式。通过监管框架(如发行指导、注册豁免和安全港规则)占据全球资产发行高地。未来可能通过明确规则进一步掌控资产发行权,吸引全球项目方在当地注册合规发币,享受监管庇护与市场信任。3. 流动性显著提升,市场规模扩大。代币化打通了传统股票市场与加密市场,显著增强整体流动性。单个代币的市值天花板将进一步突破,推动加密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
三大平台meme战升级 SEC演讲指引资产代币化新时代
meme 币大战白热化,SEC 演讲预示合规新时代
本周加密市场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及 CPI 数据符合预期而出现一波上涨。尽管周四晚间曾出现闪崩,但随后修复,目前比特币价格仍维持在 10.4 万美元以上。
市场方面喜忧参半。某交易平台先是因加入标普 500 指数而大涨,后又因遭调查和用户数据被盗而下跌 7.2%。某破产平台即将开启 50 亿美元赔付,但威斯康星州投资委员会已售出其比特币 ETF 持仓。同时,俄罗斯向乌克兰增派大量兵力,整体市场观望情绪加重。
meme 币行情进入白热化阶段,三大平台激烈竞争,围绕代币发射、流动性和社区影响力展开"meme 三国杀"。与此同时,监管机构就资产代币化发表重磅演讲,为加密资产的发行、托管与交易提供更清晰的监管框架,预示着合规化与主流化并行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一、meme 混战白热化
随着新平台加入反对阵营,本周 meme 市场的竞争在三大平台的"三国演义"中愈发激烈。尤其是为了争夺某个代币的 Ticker,三个平台展开疯狂对轰。其中两个平台的创始人都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喊单,使得这场 meme 热潮达到顶峰。
1. 某平台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根据链上数据统计,该平台每积累一到两周的手续费收入后就会将这些代币转入交易所出售,一年多来总共出售约 386.8 万枚(7.02 亿美元),均价 183.3 美元。
该平台占某公链每日代币发行的 71%,并推出自己的 DEX 与其他平台直接竞争,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其目标是主导该公链的 DeFi 交易,削弱其他 AMM 的市场地位。这种主导地位可能抑制创新,缺乏竞争可能导致生态单一化,损害其长期发展。
后期迫于竞争压力,该平台宣布推出创作者收入分成计划,将 50% 的收入与代币创作者分享。
2. 某平台的 Web2 玩法
该平台的创始人是一位年轻的澳大利亚企业家,曾在 14 岁时开发游戏下载量超 50 万,15 岁时创立社交买卖应用获 200 万美元融资,成为最年轻获硅谷风投的创业者之一。
今年年初他在某公链上创建了一个 Web3 项目,首个发射的代币一度达到 8000 万美元市值,但随后大幅下跌。4 月底,该项目改名并将代币更名为平台币,之后币价开始上涨。平台通过发射多个市值超千万的 meme 代币吸引了市场关注。
该平台开发出一种新的打法,通过从 Web2 拉人进入 Web3。比如某项目由来自哈佛的企业家推出,他在 Web2 曾推出多款爆款产品并两次成功退出。该 meme 币普通人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市值短时间就攀升到千万级别。整个平台近期已通过从 Web2 拉人到 Web3 发币做了几个类似的快速项目。这种模式短期内可能会持续,并吸引更多 Web2 团队加入。
比如:
不过,近期该平台创始人表示将不再推荐新代币,而是专注于已有代币,投资者可关注已有项目的二次机会。
3. 第三方平台
该平台受到某公链生态众多资深参与者的支持,诞生了多个出圈的热门代币。想要参与可关注创始人和生态支持者,他们往往会在社交媒体公开喊单。
4. 机器人大战
某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社交媒体操作来发射新代币,这一过程简单快捷,降低了发射门槛。这一机制导致大量机器人监控新发射并迅速买入,以利用初期价格上涨,使得 meme 战场从最初的人对人演变为机器人对机器人。
在这种模式下,当平台官方和创始人直接推荐某 meme 时,早期利益集团就已提前布局,散户入场风险极高。
5. meme 市场的竞争格局
虽然某平台仍占据 Meme 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正被新兴发射平台蚕食。从数据可见,该平台从几乎掌控整个 meme 市场到目前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场 meme 大战的最终胜利者尚未可知,但对散户而言,当三个平台互相竞争时,可能是 meme 爆发的黄金时期。
二、监管机构资产代币化主题演讲
1. 资产发行
现状与挑战:目前只有四家加密资产发行商通过注册发行或特定规则完成了合法发行。现有表格要求提供的某些信息可能与加密资产的投资决策无关。尽管监管机构曾为其他资产类型调整过表格,但对加密资产的调整尚未跟上投资者兴趣的增长。
监管目标:计划为证券或受投资合同约束的加密资产分配制定清晰合理的指导方针,解决发行商在确定资产是否构成证券时的不确定性。批评了过去的"头埋沙子"或"先开枪后提问"的监管方式,强调需要为加密行业提供法律确定性。由于法规的调整是临时的,对于已经发币的不合规项目只要能修正,仍提供注册豁免或安全港。
2. 托管
以前对托管方的管理存在两大难点:
(1)身份限制:此次主要是放宽托管机构的身份限制,以前可能仅限于大型资产公司或银行,后续会逐渐放宽至券商、金融机构等。在代币化进程中传统银行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2)托管限制:此前用户存入一定金额的加密资产,托管方就必须对应等价的等值负债和保障性资产,占用大量资金。相关法案已于今年一月被撤销。
监管目标:计划为注册人在决定如何托管加密资产时提供更大选择权,明确有资格成为"合格托管人"的类型,并考虑自托管的合理豁免,以适应加密资产市场的常见做法。
3. 交易
现状与创新:支持允许注册人在其平台上交易更广泛的产品,响应市场需求,例如通过"超级应用程序"提供证券和非证券的交易。指出联邦证券法未禁止拥有特定交易系统的注册经纪交易商促进非证券交易,包括证券和非证券之间的"配对交易"。
监管目标:计划现代化特定交易系统监管制度,以更好地适应加密资产,并探索进一步的指导或规则制定,以实现加密资产在国家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和交易。强调不应强迫市场参与者因监管不适应而将创新转移到海外。
结论
强监管遏制诈骗,市场更规范。严格监管、执法行动和罚款机制将大幅减少诈骗项目。通过清晰的合规路径和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密市场将更加规范透明,增强长期发展信心。
代币化成为主流,效率与合规并重。资产代币化正成为高效、透明且流动性强的资产发行方式。通过监管框架(如发行指导、注册豁免和安全港规则)占据全球资产发行高地。未来可能通过明确规则进一步掌控资产发行权,吸引全球项目方在当地注册合规发币,享受监管庇护与市场信任。
流动性显著提升,市场规模扩大。代币化打通了传统股票市场与加密市场,显著增强整体流动性。单个代币的市值天花板将进一步突破,推动加密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