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博弈下比特币涨势突出 成对冲不确定性新选择

关税政策新动向,加密货币吸引力增强

5月中旬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缓解了市场对全球供应链断裂的担忧。这一积极信号推动美国股市和加密货币市场出现显著上涨。然而,月底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定又为关税战的合法性基础带来质疑,引发新一轮政策博弈。全球贸易规则重构进入了司法与行政权力角力的新阶段,关税长期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加密资产去中心化、跨主权的特性愈发凸显其抗政策干预的优势,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美国4月经济数据表现亮眼,非农就业增长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健。中美达成的"关税暂停期"协议也缓解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担忧,推动零售消费意愿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创下四年来最大单月升幅,反映了关税缓和对消费端的积极影响。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然而,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峻。5月下旬,3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众议院通过的新法案可能将美国债务占GDP比例从当前约98%大幅提高至125%,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前景的担忧。此外,美联储维持暂停降息立场,认为通胀可能比预期更为持久。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美股市场在5月表现强劲。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分别创下自1990年和1997年以来最强5月表现,反映了市场对供应链修复和企业盈利改善的乐观预期。然而,美债收益率攀升可能挤压企业盈利空间,特别是对依赖低息环境的科技公司造成影响,导致市场呈现高波动、高分化的特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比特币作为数字资产的风向标,5月表现同样亮眼。从月初的9.5万美元震荡区间一路上涨至月末的10.5万美元,单月涨幅达12%。这种与美股的共振效应表明投资者正在政策不确定性中重新评估资产配置。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资金流向显示,投资者正逐渐从传统黄金转向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过去五周内,美国比特币ETF吸引了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同期黄金基金却遭遇超28亿美元的资金外流。这一趋势反映出比特币正被视为新的价值储存和对冲工具。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监管环境的改善也为比特币市场带来利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新任主席提出打造"全球加密货币之都"的目标,并宣布将转变监管模式。美国参议院和香港立法会相继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为数字货币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和监管体系的双重入场,现实资产上链(RWA)概念日益受到关注。市场对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底座"的共识进一步加强,其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独特地位愈发凸显。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未来,传统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在特定阶段成为加密货币上涨的助力。短期内,美债收益率上升引发的市场担忧可能促使避险资金流入加密市场。长期来看,美国财政状况的恶化可能提升加密资产的避险吸引力,促使投资者转向比特币等去中心化资产以对冲信用风险。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5月加密货币市场的强劲表现,反映了在全球经济面临关税摩擦、债务危机和货币政策困境等挑战时,比特币正成为资本对冲传统金融体系不确定性的新选择。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加速。尽管美债收益率上升和监管政策的反复仍可能带来挑战,但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定位已逐渐得到主流认可。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对等关税战新回合,全球为何加速拥抱加密货币?

BTC1.34%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NFT元宇宙画家vip
· 07-20 00:17
实际上... 加密货币的算法美在地缘政治混乱中最为耀眼。这只是数字主权 > 传统权力游戏的又一个证明。
查看原文回复0
LayerHoppervip
· 07-18 18:36
关税又要来来回回 比特币稳了
回复0
Hodl老司机vip
· 07-18 18:30
炒了十年币,进场亏了八年,老韭菜一枚,专注接盘指导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