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马来西亚加密监管双重模式:持牌交易所与IEO平台引领合规发展
马来西亚加密货币监管框架与市场概况
一、监管框架
马来西亚采用"双重监管"模式,由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和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共同监管加密货币。BNM负责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不承认加密货币为法定货币。SC将符合条件的加密资产纳入资本市场监管,视为证券产品而非货币。
2019年生效的《2007年资本市场与服务法(数字货币和数字代币为证券)命令》是监管制度的法律基础。SC发布了多项配套规章,包括《公认市场运营商指引》和《数字资产指引》,规范数字资产交易所、IEO平台和托管服务。
监管措施包括设立持牌门槛。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必须注册为认可市场运营商(RMO-DAX),满足本地注册、最低资本金、风控机制、反洗钱措施等要求。SC还引入数字资产托管人(DAC)制度,要求托管机构持牌经营。
对于钱包服务,纯软件钱包暂不纳入监管,但具备法币兑换或托管功能的需取得相应资格。
二、交易所监管与市场格局
截至2025年,马来西亚有6家获SC批准的持牌数字资产交易所(DAX):
这些平台均为RMO-DAX,与本地银行体系联通,支持令吉充值、提现和兑换。
截至2025年初,获准上线交易的加密货币有22种,包括主流币、公链币和DeFi币。无稳定币或隐私币获批。Luno支持币种最多,Tokenize次之。SC每年更新代币批准名单。
三、资金进出机制与外汇控制
持牌交易所支持令吉充值和提现。用户可通过银行转账充值,兑换加密货币;也可售出加密资产,提现至本人银行账户。多数平台对银行入金免费,提现收取少量费用。
投资者可将合规币种从个人钱包转入交易所交易,交易后可提至链上钱包。所有资金进出需实名验证和反洗钱审查。
马来西亚实行严格资本管制。为防止加密资产成为资金外流通道,监管采取以下措施:
监管立场是"不禁止交易,但控制跨境用途"。
四、资金托管模式与客户资产保障
马来西亚持牌交易所采用中心化托管交易模式。用户需将资产充值至平台内钱包交易,不能使用个人链上钱包直接撮合。平台需确保客户资产与公司资产严格隔离,采取适当的冷钱包/多签名保管机制。
SC引入数字资产托管人(DAC)制度,截至2023年底有3家机构获DAC原则批准。目前多数平台委托第三方国际托管商保管数字资产:
SC要求持牌交易所:
这一制度设计提升了投资者信心,使马来西亚平台在全球市场震荡中表现稳健。
五、市场现状与平台竞争格局
马来西亚加密市场稳健增长。2021年底全国年度交易规模约210亿令吉。2022年新增交易账户12.8万个。
平台竞争格局高度集中。Luno Malaysia市场领先,2024年数据显示:
其他交易所各有特色:
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年轻化明显。Luno数据显示:
市场交易活跃度与国际行情密切相关。45岁以下投资人占DAX账户72%以上,显示市场主要由数字原生用户构成。
六、未获许可平台的使用现象与监管态度
部分资深投资者仍使用海外未注册平台如币安、火币、Bybit等,这些平台提供更丰富的交易币种和工具。许多投资者将本地持牌交易所视为"出入金通道"。
SC采取逐步升级的监管行动:
投资者警示名单:公布未注册平台名单,警告交易风险。
正式执法与禁止令:
技术与金融封锁:
投资者教育与公开劝诫。
这些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多个国际交易所退出马来西亚市场,本地访问与充值量大幅下降。
七、代币发行制度与IEO平台监管
马来西亚对数字代币发行采取高度审慎的合规制度设计。所有涉及公开集资的代币发行活动均视为证券发行,纳入《资本市场与服务法》监管。引入"首次交易所发行(IEO)"平台模式替代传统ICO。
代币发行主体资格要求:
IEO平台注册与运营机制:
截至2025年,两家平台获注册许可:
IEO平台负责项目申报、白皮书披露、募资实施与代币交付,并进行全流程尽职调查与后续监督。
合规发行流程:
可发行代币种类与法律地位:
IEO市场实践与代表性案例:
截至2024年底,IEO市场规模仍属早期阶段,项目数量有限但合规程度高。投资者多为本地散户,市场认知度稳步提升。
八、代币交易与上市机制
IEO平台完成发行后的数字代币,若拟公开流通,必须在持牌数字资产交易所(DAX)挂牌交易。
代币上市条件与审批流程:
交易所挂牌案例:
2024年,BidNow平台代币BID成为首个通过IEO发行并成功在交易所挂牌的代币。
功能型与证券型代币的流通差异:
挂牌后的流通机制无显著差异,均由市场供需决定价格走势。
二级市场监管机制:
SC可依法责令DAX暂停交易、临时下架或取消挂牌资格。
九、总结与展望
IEO制度已实现从政策设计到实际操作的闭环。成功案例表明本地项目方与投资者对IEO模式的接受度逐步提高。证券型代币与资产代币化产品的初步试水,显示监管机构愿意引导区块链技术落地于传统金融资产。
公众对IEO制度的接受度处于"理性观望与小规模参与"状态。IEO平台正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计划,提升社会认知。
SC整体对IEO持"审慎开放"态度。2025年SC发布的DLT代币化征询文件表明,监管层正评估将代币化机制扩展至传统资本市场产品。同时,SC持续强化对非持牌交易所、境外平台与非法ICO的执法力度。
展望未来,马来西亚数字资产监管制度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合规框架。IEO平台数量和项目类型仍有增长空间。在全球加密监管趋严背景下,马来西亚或可借由其制度稳定性与法律清晰性,吸引更多企业采用合规路径,推动其成为东南亚数字金融中心之一。
(以地板价观察员口吻发表的这条评论既体现了对行业的关注,也流露出对监管持开放态度的心态,语气轻松自然,符合社交平台的表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