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lux聯創張元傑:公有鏈合規 中國Web3未來不限於炒幣與代幣

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公有鏈是中國Web3的未來

作爲國內Web3公有鏈創業者,Conflux樹圖聯合創始人兼COO張元傑認爲,關於中國的Web3行業存在很多誤解。

"Web3就是加密貨幣,中國不允許加密貨幣",所以中國沒有Web3。這樣的言論大行其道,但加密貨幣並不是Web3,只是Web3當前應用生態中的一個熱點應用。在張元傑看來,造成這種認知的原因更多是因爲"加密貨幣這些人在現有的Web3用戶羣裏佔有話語權和主導權"。

而"國內聯盟鏈合規,公有鏈不合規"的說法在他看來更是一大誤解,"並沒有任何政策說公有鏈技術在國內是被禁止的。國家監管部門是給這個領域留了一些摸着石頭過河的口子和機會的,這也是我們在國內可以正常做事的原因。"至於聯盟鏈的大行其道,他覺得這完全是Web2.0時代的互聯網大公司試圖搶奪區塊鏈話語權的行爲,因爲"聯盟鏈就是一個僞裝版的中心化數據庫,代表了落後的技術,是過去互聯網數據孤島、數據門閥的延續。"

對於現在的數字藏品熱,混亂的加密貨幣市場和DeFi行業,張元傑認爲,這些都不能代表真正的Web3,"Web3真正什麼樣還沒有被呈現出來,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層哲學的東西,還根本沒有落地。"

到底Web3的理念是什麼,Web3用戶是誰,以及國內Web3創業應該怎麼做,張元傑也聊了很多,讓我們受益匪淺。

可以說,在看這篇文章之前,你對Web3的所有理解可能都是錯誤的。

本文要點:

  1. 當下的互聯網,大企業壟斷數據,形成一個個數據孤島,流量成本越來越貴,個人數據被幾家大公司瓜分,互聯網創業的機會也越來越少,整個行業陷入了僵局。我認爲Web3其實是有機會的。

  2. 如果還沒有千萬級日活甚至上億日活的應用出現,我認爲Web3的時代就還沒有到來,Web3的理念也沒有被真正地闡述。

  3. 言必稱代幣和代幣經濟學的人,其實都是鑽到錢眼裏了,已經對人類最本質的日常生活的需求不在乎了,也不再圍繞用戶的需求出發,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快速創造財富和收獲財富上。

  4. 整個區塊鏈世界,真正意義上的去中心化從來沒有存在過,更多是一個去信任化的過程。

  5. 認爲聯盟鏈合規,而公有鏈是違規的,這種理解其實是沒有認真解讀國家的法律,而錯把互聯網大廠的一些輿論上的宣傳當作國家法律法規的一種誤解。

  6. Web3如果想要走向主流,走向更多的互聯網用戶,就需要在地球上尋找一塊安身立命之所,需要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和國情。

  7. Web3只是互聯網創業的一個技術組件,不是全部,不要本末倒置。

國內公有鏈生態現狀

Conflux是一個公有鏈,也就是Web3的底層基礎設施,大家可以認爲它是一個去信任化的分布式帳本,主要用來做數字資產的發行。2018年Conflux的開發理論確立,經過2年研發後上線,目前運行了2年多,沒有出現過一次的停網,也順利完成了幾次硬分叉。

Conflux主要聚焦於國內的Web3生態,目前已經有超過800萬的數字藏品在Conflux發行,超過300萬的獨立用戶,服務了超過300個品牌IP,孵化了超過70家分散在數字藏品、Web3以及基礎設施賽道的企業。

去年在央行發文清退數字貨幣的交易後,隨着政策的明確,創業能做的事情也明確了,再加上數字藏品這兩年的火熱,很多企業開始了Web3領域的嘗試,這也是今年我們的生態有比較快發展的原因。

加密貨幣和代幣經濟學不等於Web3

首先,雖然Web3的理念被提出來了,但是Web3真正什麼樣還沒有被呈現出來,目前只有理念和底層哲學的東西,還根本沒有落地。

很多人說國內的大叔大媽不是Web3用戶,那我就很好奇到底誰是Web3用戶了,幣圈炒幣的用戶是Web3用戶嗎?有人肯定說不是,他們是炒幣的;很多人說是區塊鏈的用戶,現在區塊鏈上最大的應用OpenSea的日活是3萬左右,這些人就是我們要服務的Web3用戶嗎?我們做的事情就是爲這3萬人打造應用?這跟我心目中的Web3還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把Facebook、騰訊、阿裏、Instagram等這些app的幾億用戶說成是Web2的用戶,區塊鏈的用戶是Web3用戶的話,潛在目標用戶也就3萬人,即使加上幣圈的用戶可能也就100萬人。那我覺得Web3這個行業太小了,根本不值得這麼多人如此熱情的投入。我們也不好意思說這就是第三代互聯網,我覺得這是目前很多創業者一個很重要的思想誤區,而且已經形成了嚴重的鄙視鏈,認爲"潤"出去的用戶、鏈上的用戶、已經接受了私鑰和助記詞的用戶才是Web3的用戶。

目前Web3的出圈才剛開始,像《Axie Infinity》和《StepN》這些遊戲做了一些嘗試,可能因爲經濟模型或者參與用戶與經濟模型博弈的結果,導致它們的破圈作用沒能持續。在它們的高光時期,用戶可能在一百萬左右,這也遠遠沒有達到我心目中的Web3用戶的量級。如果還沒有千萬級日活甚至上億日活的應用出現,我認爲Web3的時代就還沒有到來,Web3的理念也沒有被真正地闡述。

提到Web3就是代幣經濟學,但是它們並不是一回事。

Web3主張的是個人數據資產化,資產化的數據並不一定要有代幣。比如V神提到的靈魂綁定代幣(Soulbound token),任何線上線下的機構和個人都可以給你的錢包發這種代幣,就相當於你的標籤,會永遠放在你的錢包裏,不可交易。不可交易的標籤就沒有商業價值嗎?並不是,無數的互聯網企業可以基於你的數據標籤向你提供服務,很多精準營銷的商業場景都會和標籤綁定,這時候自然就有商業價值了。而且這些精準營銷的市場費用不會投向字節、騰訊等,會直接給到用戶本身。

你不需要讓渡你的隱私和數據來獲得服務,相反,你的數據標籤還可以成爲你的數據資產,爲你帶來商業價值,這就是Web3體現數據商業價值的過程。

聯盟鏈是區塊鏈技術的倒退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爲在國內聯盟鏈就是合規的,公有鏈是不合規的。甚至還有Conflux是因爲有後臺才合規的說法。

首先,公有鏈技術在國內沒有說是不合規的,Conflux是公有鏈,自然沒有問題,以太坊作爲公有鏈也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什麼?央行在2021年出臺政策禁止數字貨幣的炒作與發行,不能面向中國用戶宣傳銷售數字貨幣是底線。所以很多公有鏈數字貨幣的交易或者挖礦節點都在海外,但是在國內使用公有鏈技術,不涉及數字貨幣是沒有問題的。並沒有任何政策說公有鏈技術在國內是被禁止的。國家監管部門是給這個領域留了一些摸着石頭過河的口子和機會的,這也是我們在國內可以正常做事的原因。而且據我所知,上海有不少公有鏈技術的開發團隊也在做事。

只是公有鏈創業在國內面臨着宣傳和支付的障礙,宣傳所需的平台帳號要做好各種互聯網備案,而支付必須用法定貨幣,這是國內Web3創業沒法繞開必須要克服的障礙。

至於聯盟鏈合規的說法,是因爲推出聯盟鏈的互聯網企業,把持着宣傳和支付這兩個Web3的命門,在他們的潛移默化中,似乎聯盟鏈就舉着合規的大旗,公有鏈不合規就成了國家的法律法規一樣,其實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爲了維護他們的中心化數據庫,繼續維持他們將用戶的數據當做石油的核心利益訴求。

認爲聯盟鏈合規,而公有鏈是違規的,這種理解其實是沒有認真解讀國家的法律,而錯把互聯網大廠的一些輿論上的宣傳當作國家法律法規的一種誤解。

Web3創業應該面向更廣泛的互聯網用戶

首先是初心要正,要去解決用戶的問題,而不是說怎麼解決代幣學問題,不管做什麼都先把代幣經濟學往裏套。

其次是需要更多優秀的互聯網人才進入到這個行業,他們看到了現在互聯網的格局是不可持續的,想用新的邏輯把用戶產生的價值還給用戶。但又不是去引導用戶炒幣、參與代幣等,而是引導用戶去了解Web3,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在互聯網上的數據變成自己的數據資產。

有一個海外的案例,一家做國際象棋遊戲的企業融資了千萬美元,在他們的遊戲中下棋就可以贏得積分,憑藉積分可以兌換基於象棋棋子的NFT,這個NFT可以在鏈上交易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方向,首先玩象棋遊戲的這些用戶可能本身不是炒幣用戶,但他喜歡象棋,如果這些積分可以換一些設計精美的藝術品,其實是把用戶在互聯網上創造的內容變成了有價值的經濟品。

另外,兌換的數字棋子皮膚,不像《絕地求生》、LOL等遊戲中的皮膚,只能在遊戲中使用,隨時可能會被銷毀。這些數字品是可以交易的,並且不限於只在這款國際象棋遊戲中。

獲得的數字棋子越多,證明用戶的水平越高,這個時候他獲得的這些NFT不僅是數字資產,還是他棋力的證明。他甚至可以憑藉這些NFT去做國際象棋的教學,因爲NFT證明都上鏈了,如果他是通過交易收集,是可以查詢到記錄的。而不管是教學還是交易類app,都不需要現有的公司來做,因爲有NFT的數據,所有基於公有鏈的應用都可以做。

這樣就把NFT的數據變成了個人的標籤化數據,而且實現了數據商業化的過程。

回到國內市場,可能有很多人說中國象棋用戶不是Web3用戶,大爺大媽爲什麼不能是Web3用戶,他們用上了移動手機,也已經是快手抖音的重度用戶了。你沒去做,怎麼知道他們不是呢?我覺得這就是偏見,什麼時候能克服這種偏見,什麼時候就能找到非共識了。

不要只想着我要去做基礎設施、做DID、做SocialFi,而不去解決實際問題。要試着從最小的事情最垂直的事情開始,開發產品提供最簡單的經濟激勵,吸引這些人成爲Web3用戶。

再比如,中國的大學生們,他們樂於接受新鮮的事物,對新的數據標籤感興趣,也有大把的時間,對於一點點的經濟刺激都很樂於接受。爲什麼不針對這些人做呢?早期Web2.0時代還有校內網可以玩,現在只剩下微信的熟人社交,那能不能做個Web3的校內網填補需求呢?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做個校園BBS、校園LinkedIn等,基於一套數據標籤可以做很多應用。

不要只盯着OpenSea的五萬日活和某交易平台的20萬交易用戶,還是需要回到大衆互聯網用戶的根本需求上,讓大家慢慢熟悉私鑰和助記詞,通過NFT掌握自己的數字資產。如果可以把他們花在騰訊、

CFX-1.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TokenToastervip
· 33分鐘前
啥都不是 躺平了
回復0
0xDreamChaservip
· 08-13 07:24
又吹什么风啊
回復0
RumbleValidatorvip
· 08-13 07:21
节点并行性才是硬道理
回復0
NewPumpamentalsvip
· 08-13 06:58
老生常谈了属于是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