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定幣賽道:邁向萬億市值的下一個增長點### 引言區塊鏈本質上是支付場景的延伸。穩定幣不僅在加密貨幣市場佔據重要地位,還在全球支付和跨境結算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心化穩定幣仍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USDT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盡管穩定幣總市值已超過1500億美元,但相比联准会報告的20萬億美元M1貨幣量,僅佔0.75%。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應用仍有巨大潛力。Taproot Assets協議的推出爲穩定幣在高頻小額支付場景中的應用帶來了廣闊前景,也爲穩定幣作爲常規支付手段的大規模採用創造了可能。### 1. 穩定幣:未來萬億美元級市場穩定幣市場的蓬勃發展展現出其成爲未來金融領域萬億美元市場的潛力。當前,穩定幣市值已超1600億美元,日交易量超1000億美元。主要國家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多方機構預測穩定幣將帶來新的萬億市場,主要來自全球化支付的廣泛應用。穩定幣可分爲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大類。目前中心化穩定幣佔據市場主導地位,USDT和USDC分別發行了1144.6億美元和341.5億美元的美元穩定幣。Tether以125人的規模,一年毛利達45億美元。這吸引了許多大機構進場布局。雖然穩定幣在加密交易和DeFi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與實體商業結合的探索仍處早期階段。長遠來看,穩定幣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在於支付領域,特別是跨境支付。目前跨境支付流程復雜、費用高昂、結算時間長。穩定幣不僅是更優選擇,更是經濟參與的重要渠道。隨着監管逐步完善,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未來穩定幣在支付場景的大規模應用,有望與DeFi融合催生PayFi,實現支付場景的互操作性、可編程性和可組合性,形成傳統金融無法實現的新金融範式和產品體驗。### 2. Taproot Assets協議+閃電網絡:全球支付網絡基礎設施目前穩定幣主要流通於ETH和TRON網路,但交易費用通常超過1U,鏈上轉帳時間超過1分鍾。相比之下,閃電網絡具有更快速、低成本和高擴展性的優勢。#### 2.1 閃電網絡概述閃電網絡是比特幣網路首個較成熟的二層擴展方案。多個團隊獨立開發了閃電網絡實現,包括Lightning Labs、Blockstream和ACINQ等。Taproot Assets正是Lightning Labs開發的資產發行協議。閃電網絡通過建立雙向流通的狀態通道實現。交易雙方在鏈上創建多簽地址,可在限額內轉入轉出比特幣。交易過程中雙方發送鎖定數據並記帳,形成支付記錄。結算時,新地址中的比特幣按結算數量轉給雙方。只有最新版本交易有效,由哈希時間鎖合約強制執行。任何一方都可隨時將最新版本廣播到區塊鏈來關閉通道。因此,雙方可不受限制地進行鏈下交易,使用比特幣鏈作爲仲裁者。只有交易完成或出現錯誤時,智能合約才會介入並在區塊鏈上執行。這類似於雙方籤訂多份合同,但只在最終確認或出現問題時才上法庭。#### 2.2 閃電網絡:穩定幣全球化支付的理想基礎設施閃電網絡允許用戶在鏈下進行無限次交易,不會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同時依托比特幣網路的安全性。理論上,閃電網絡的可擴展性沒有上限。運行9年的閃電網絡建立在比特幣網路之上,擁有超過57000個節點和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最大程度保證了安全性。目前,閃電網絡容量超過5000個比特幣,全球有18000多個節點和50000多個通道。通過建立雙向支付通道,實現了即時低成本交易。閃電網絡正在全球範圍內被大量支付商和商家採用,逐漸成爲全球化支付最廣泛共識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比特幣資產佔據加密市值的半壁江山。伴隨此輪週期回歸比特幣生態的熱潮,閃電網絡作爲第一個比特幣二層擴展方案,真正實現了中本聰構想的點對點全球化支付。閃電網絡已成爲最正統、共識最強的比特幣社區,是理想中全球化支付的最佳解決方案。#### 2.3 Taproot Assets協議補齊閃電網絡最後一公裏在Taproot Assets協議出現前,閃電網絡僅支持比特幣作爲支付貨幣,應用場景有限。在比特幣已成爲數字黃金的今天,大多數人不願意支付自己的比特幣。雖然之前已有一些比特幣一層發行協議,如Atomical和基於Ordinals的BRC20,但它們都不支持直接進入閃電網絡。Taproot Assets協議的推出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是Lightning Labs主導研發的基於比特幣網路的資產發行協議。與Ordinals協議類似,任何人或機構都可使用Taproot Assets協議發行自己的代幣,包括各種法幣對應的穩定幣。相較其他資產協議,Taproot Assets的優勢在於與閃電網絡完全兼容,使得在閃電網絡上使用穩定幣支付成爲可能。這意味着未來將有大量基於比特幣網路發行的新資產(尤其是穩定幣)流通到閃電網絡,反過來又增強了閃電網絡在全球支付領域的布局和影響力。依托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Lightning Labs倡導的"讓美元和世界金融資產比特幣化"正在成爲現實。Taproot Assets主網協議的上線,標志着穩定幣在萬億規模支付場景中的應用正式啓動。### 3. Taproot Assets協議詳解Taproot Assets協議(簡稱TA)的運作原理深植於比特幣的UTXO模型,並依托於比特幣網路的Taproot升級。這兩個核心元素驅動着協議的有效運行。#### 3.1 UTXO模型與Account模型的比較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是一個關鍵概念,是所有比特幣二層和Ordinals、Runes協議實現的基礎。大多數公鏈如以太坊和Solana採用Account(帳戶)模型。Account模型類似支付寶帳戶,每筆收支直接反映爲帳戶餘額的變化。UTXO模型可理解爲一個錢包,存放着他人授權給持有人可兌換的支票,以及持有人授權給他人的支票。錢包餘額等於收到的支票面值總和減去發出的支票面值總和。比特幣網路相當於可以承兌這些支票的銀行,通過用戶間交易這些支票的最新情況來計算每個地址的最新餘額。UTXO模型天然排除了雙花問題,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TA協議完全繼承了比特幣網絡層的安全特性,避免了錯誤轉帳或漏轉風險。TA協議採用一次性密封概念,即每筆UTXO確認花費後不可再次使用,確保資產隨UTXO移動。在這種機制下,挖到最長鏈的礦工擁有對該UTXO的最終解釋權和使用權。與依賴鏈下索引識別資產的BRC20不同,TA協議增強了交易安全性,避免了雙花攻擊,同時消除了中心化機構可能導致的錯誤或惡意行爲風險。這些特性使TA協議+閃電網絡成爲可靠的支付場景基礎設施。#### 3.2 Taproot升級:實現更復雜功能2021年的Taproot協議升級爲比特幣網路帶來了簡單的智能合約功能。P2TR格式的錢包地址能通過Bitscript實現較復雜的邏輯,使新的、復雜的交易類型在鏈上成爲可能。最關鍵的改進是實現了多重籤名(多籤)。這一功能提高了機構用戶交易的安全性。在公鑰地址上,多簽地址與私人錢包地址長度相同,外界無法區分,增強了安全性和隱私保護。這一技術進步爲機構與B2B交易提供了堅實基礎,推動了更廣泛的商業應用。用戶最直觀的體驗是錢包地址格式的變化,以"bc1p..."開頭的地址即支持Taproot升級的錢包地址。#### 3.3 TA技術原理早期的Ordinals與BRC20協議基於帳戶模型,餘額與地址綁定。資產發行通過特定標識或數據"標記"比特幣的最小單位"聰",將其映射爲某種資產。資產狀態數據以JSON格式存儲在區塊的隔離見證部分。資產交易時,記錄資產變化的腳本被"銘刻"進區塊,並通過鏈下索引器解釋。這種方法導致每筆Ordinals和BRC20資產交易都需記錄在區塊中,增加區塊體積,積累無效數據並永久存儲在比特幣鏈上,最終加重全節點的數據存儲負擔。相比之下,TA協議採用更高效的方法,將資產標記在每個UTXO上,僅在鏈上存儲腳本樹的根哈希,腳本保存在鏈下。TA資產可存入閃電網絡支付通道並通過現有閃電網絡轉移,意味着TA資產可在比特幣主網和閃電網絡間流通。Taproot Assets利用比特幣Taproot升級(BIP 341)開發。Taproot升級使花費UTXO既可使用原本私鑰,也可使用默克爾樹上的腳本。TA協議在Taproot升級基礎上擴展,將資產狀態轉換記錄在Taproot默克爾樹上。同時利用比特幣UTXO"一次性密封"特質,在比特幣鏈上取得資產狀態轉換共識,無需運行其他協議的鏈下索引器。TA協議使用稀疏默克爾求和樹(MS-SMT)管理資產狀態,定義了資產狀態轉換標準。需注意,並非默克爾樹的所有數據都寫入比特幣鏈,僅寫入根哈希。無論資產數據多龐大,比特幣鏈上交易長度不變,TA協議不會污染比特幣鏈。#### 3.4 TA協議與閃電網絡的關係Lightning Labs最新產品發布中,TA協議資產可無縫進入比特幣二層閃電網絡,通過TA通道實現。之前閃電網絡僅支持比特幣點對點支付,TA協議的出現允許在比特幣主鏈上發行資產(尤其是穩定幣),然後進入閃電網絡流通。TA通道實現原理與狀態通道相同,基於哈希時間鎖合約。TA資產本身在UTXO內,TA通道實現機制未變,只是現在Channel支持流通TA資產。TA協議使閃電網絡流通比特幣以外資產成爲可能,實現了穩定幣等資產在閃電網絡上的無縫轉移。![Taproot Assets:
穩定幣+閃電網絡: Taproot Assets協議開啓萬億級支付新紀元
穩定幣賽道:邁向萬億市值的下一個增長點
引言
區塊鏈本質上是支付場景的延伸。穩定幣不僅在加密貨幣市場佔據重要地位,還在全球支付和跨境結算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心化穩定幣仍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USDT佔據絕對統治地位。盡管穩定幣總市值已超過1500億美元,但相比联准会報告的20萬億美元M1貨幣量,僅佔0.75%。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應用仍有巨大潛力。Taproot Assets協議的推出爲穩定幣在高頻小額支付場景中的應用帶來了廣闊前景,也爲穩定幣作爲常規支付手段的大規模採用創造了可能。
1. 穩定幣:未來萬億美元級市場
穩定幣市場的蓬勃發展展現出其成爲未來金融領域萬億美元市場的潛力。當前,穩定幣市值已超1600億美元,日交易量超1000億美元。主要國家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多方機構預測穩定幣將帶來新的萬億市場,主要來自全球化支付的廣泛應用。
穩定幣可分爲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兩大類。目前中心化穩定幣佔據市場主導地位,USDT和USDC分別發行了1144.6億美元和341.5億美元的美元穩定幣。Tether以125人的規模,一年毛利達45億美元。這吸引了許多大機構進場布局。
雖然穩定幣在加密交易和DeFi中發揮重要作用,但與實體商業結合的探索仍處早期階段。長遠來看,穩定幣最具潛力的應用場景在於支付領域,特別是跨境支付。目前跨境支付流程復雜、費用高昂、結算時間長。穩定幣不僅是更優選擇,更是經濟參與的重要渠道。隨着監管逐步完善,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未來穩定幣在支付場景的大規模應用,有望與DeFi融合催生PayFi,實現支付場景的互操作性、可編程性和可組合性,形成傳統金融無法實現的新金融範式和產品體驗。
2. Taproot Assets協議+閃電網絡:全球支付網絡基礎設施
目前穩定幣主要流通於ETH和TRON網路,但交易費用通常超過1U,鏈上轉帳時間超過1分鍾。相比之下,閃電網絡具有更快速、低成本和高擴展性的優勢。
2.1 閃電網絡概述
閃電網絡是比特幣網路首個較成熟的二層擴展方案。多個團隊獨立開發了閃電網絡實現,包括Lightning Labs、Blockstream和ACINQ等。Taproot Assets正是Lightning Labs開發的資產發行協議。
閃電網絡通過建立雙向流通的狀態通道實現。交易雙方在鏈上創建多簽地址,可在限額內轉入轉出比特幣。交易過程中雙方發送鎖定數據並記帳,形成支付記錄。結算時,新地址中的比特幣按結算數量轉給雙方。只有最新版本交易有效,由哈希時間鎖合約強制執行。任何一方都可隨時將最新版本廣播到區塊鏈來關閉通道。
因此,雙方可不受限制地進行鏈下交易,使用比特幣鏈作爲仲裁者。只有交易完成或出現錯誤時,智能合約才會介入並在區塊鏈上執行。這類似於雙方籤訂多份合同,但只在最終確認或出現問題時才上法庭。
2.2 閃電網絡:穩定幣全球化支付的理想基礎設施
閃電網絡允許用戶在鏈下進行無限次交易,不會造成比特幣網路擁堵,同時依托比特幣網路的安全性。理論上,閃電網絡的可擴展性沒有上限。
運行9年的閃電網絡建立在比特幣網路之上,擁有超過57000個節點和PoW工作量證明機制,最大程度保證了安全性。
目前,閃電網絡容量超過5000個比特幣,全球有18000多個節點和50000多個通道。通過建立雙向支付通道,實現了即時低成本交易。閃電網絡正在全球範圍內被大量支付商和商家採用,逐漸成爲全球化支付最廣泛共識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
比特幣資產佔據加密市值的半壁江山。伴隨此輪週期回歸比特幣生態的熱潮,閃電網絡作爲第一個比特幣二層擴展方案,真正實現了中本聰構想的點對點全球化支付。閃電網絡已成爲最正統、共識最強的比特幣社區,是理想中全球化支付的最佳解決方案。
2.3 Taproot Assets協議補齊閃電網絡最後一公裏
在Taproot Assets協議出現前,閃電網絡僅支持比特幣作爲支付貨幣,應用場景有限。在比特幣已成爲數字黃金的今天,大多數人不願意支付自己的比特幣。
雖然之前已有一些比特幣一層發行協議,如Atomical和基於Ordinals的BRC20,但它們都不支持直接進入閃電網絡。Taproot Assets協議的推出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是Lightning Labs主導研發的基於比特幣網路的資產發行協議。與Ordinals協議類似,任何人或機構都可使用Taproot Assets協議發行自己的代幣,包括各種法幣對應的穩定幣。
相較其他資產協議,Taproot Assets的優勢在於與閃電網絡完全兼容,使得在閃電網絡上使用穩定幣支付成爲可能。這意味着未來將有大量基於比特幣網路發行的新資產(尤其是穩定幣)流通到閃電網絡,反過來又增強了閃電網絡在全球支付領域的布局和影響力。
依托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Lightning Labs倡導的"讓美元和世界金融資產比特幣化"正在成爲現實。Taproot Assets主網協議的上線,標志着穩定幣在萬億規模支付場景中的應用正式啓動。
3. Taproot Assets協議詳解
Taproot Assets協議(簡稱TA)的運作原理深植於比特幣的UTXO模型,並依托於比特幣網路的Taproot升級。這兩個核心元素驅動着協議的有效運行。
3.1 UTXO模型與Account模型的比較
UTXO(未花費交易輸出)是一個關鍵概念,是所有比特幣二層和Ordinals、Runes協議實現的基礎。大多數公鏈如以太坊和Solana採用Account(帳戶)模型。
Account模型類似支付寶帳戶,每筆收支直接反映爲帳戶餘額的變化。
UTXO模型可理解爲一個錢包,存放着他人授權給持有人可兌換的支票,以及持有人授權給他人的支票。錢包餘額等於收到的支票面值總和減去發出的支票面值總和。比特幣網路相當於可以承兌這些支票的銀行,通過用戶間交易這些支票的最新情況來計算每個地址的最新餘額。
UTXO模型天然排除了雙花問題,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TA協議完全繼承了比特幣網絡層的安全特性,避免了錯誤轉帳或漏轉風險。
TA協議採用一次性密封概念,即每筆UTXO確認花費後不可再次使用,確保資產隨UTXO移動。在這種機制下,挖到最長鏈的礦工擁有對該UTXO的最終解釋權和使用權。與依賴鏈下索引識別資產的BRC20不同,TA協議增強了交易安全性,避免了雙花攻擊,同時消除了中心化機構可能導致的錯誤或惡意行爲風險。這些特性使TA協議+閃電網絡成爲可靠的支付場景基礎設施。
3.2 Taproot升級:實現更復雜功能
2021年的Taproot協議升級爲比特幣網路帶來了簡單的智能合約功能。P2TR格式的錢包地址能通過Bitscript實現較復雜的邏輯,使新的、復雜的交易類型在鏈上成爲可能。
最關鍵的改進是實現了多重籤名(多籤)。這一功能提高了機構用戶交易的安全性。在公鑰地址上,多簽地址與私人錢包地址長度相同,外界無法區分,增強了安全性和隱私保護。這一技術進步爲機構與B2B交易提供了堅實基礎,推動了更廣泛的商業應用。
用戶最直觀的體驗是錢包地址格式的變化,以"bc1p..."開頭的地址即支持Taproot升級的錢包地址。
3.3 TA技術原理
早期的Ordinals與BRC20協議基於帳戶模型,餘額與地址綁定。資產發行通過特定標識或數據"標記"比特幣的最小單位"聰",將其映射爲某種資產。資產狀態數據以JSON格式存儲在區塊的隔離見證部分。資產交易時,記錄資產變化的腳本被"銘刻"進區塊,並通過鏈下索引器解釋。
這種方法導致每筆Ordinals和BRC20資產交易都需記錄在區塊中,增加區塊體積,積累無效數據並永久存儲在比特幣鏈上,最終加重全節點的數據存儲負擔。相比之下,TA協議採用更高效的方法,將資產標記在每個UTXO上,僅在鏈上存儲腳本樹的根哈希,腳本保存在鏈下。
TA資產可存入閃電網絡支付通道並通過現有閃電網絡轉移,意味着TA資產可在比特幣主網和閃電網絡間流通。
Taproot Assets利用比特幣Taproot升級(BIP 341)開發。Taproot升級使花費UTXO既可使用原本私鑰,也可使用默克爾樹上的腳本。
TA協議在Taproot升級基礎上擴展,將資產狀態轉換記錄在Taproot默克爾樹上。同時利用比特幣UTXO"一次性密封"特質,在比特幣鏈上取得資產狀態轉換共識,無需運行其他協議的鏈下索引器。
TA協議使用稀疏默克爾求和樹(MS-SMT)管理資產狀態,定義了資產狀態轉換標準。
需注意,並非默克爾樹的所有數據都寫入比特幣鏈,僅寫入根哈希。無論資產數據多龐大,比特幣鏈上交易長度不變,TA協議不會污染比特幣鏈。
3.4 TA協議與閃電網絡的關係
Lightning Labs最新產品發布中,TA協議資產可無縫進入比特幣二層閃電網絡,通過TA通道實現。之前閃電網絡僅支持比特幣點對點支付,TA協議的出現允許在比特幣主鏈上發行資產(尤其是穩定幣),然後進入閃電網絡流通。
TA通道實現原理與狀態通道相同,基於哈希時間鎖合約。TA資產本身在UTXO內,TA通道實現機制未變,只是現在Channel支持流通TA資產。
TA協議使閃電網絡流通比特幣以外資產成爲可能,實現了穩定幣等資產在閃電網絡上的無縫轉移。
![Taproot Ass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