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老將戰略布局:重返校園 從加密到AI 看好香港發展

robot
摘要生成中

創業老將重返校園:從加密領域到AI應用的戰略轉型

2025年6月19日,在香港大學,一場引人注目的對話展開了。作爲香港大學博士課程的學生,某知名企業高管分享了他重返校園深造的初衷、不同公司的戰略布局,以及對香港加密金融市場的獨特見解。

系統化二十年創業經驗

2024年,這位企業家正式踏入香港大學的博士課程,恰逢他創業的第二十個年頭。回顧2004年創業伊始,2005年因事業放棄學業,他坦言過去二十年一直埋首於創業與投資,鮮有機會進行系統性思考。2024年成爲一個關鍵轉折點,他希望通過攻讀博士學位,將二十年來積累的實踐經驗轉化爲結構化、可復制的知識體系。

"我的目標是將創業和投資的實戰經歷提煉成方法論,打造成可供自己和團隊使用的結構化工具。"他表示,這不僅是個人進修,更是對往昔經歷的反思與升華。他希望借助學術視角,梳理出一套可復制的知識框架,爲未來的創業與投資提供指導。

從加密貨幣到AI技術的戰略轉型

作爲某知名加密貨幣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這位企業家在加密領域的影響力無需贅言。然而,他新成立的公司展現了更爲多元化的戰略布局。在對話中,他詳細闡述了兩家公司在定位、結構和業務方向上的差異。

他原先的公司作爲一級市場基金,採用傳統的5+2投資週期,外部有限合夥人帶來的回報壓力使其在支持長期項目時存在局限。"有些項目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成功,我們原有的投資週期難以完全匹配。"他解釋道。該公司更像是在扮演"挑選者"或"裁判者"的角色。

相比之下,他新成立的公司更像是一家聯合家族辦公室,主要資金來源於他本人及另一位核心股東。這種結構賦予了公司更大的靈活性,無需背負短期回報壓力,能夠以更長遠的眼光陪伴創業者。"我們的資金是相對長期的,三年、五年、十年都不是問題。"他強調,新公司的目標是成爲創業者的"陪跑者"。

原有公司的投資組合100%聚焦於加密領域,而新公司的戰略則更爲多元化。他透露,新公司的投資重心已轉向AI,加密項目僅佔其組合的一小部分。新公司聚焦於AI應用層,尤其是能夠產生現金流、提升效率或優化流程的項目。

"我們不投資算力或大模型,因爲以我們的資金規模和在北美的資源,難以支撐相關領域的投資。"他坦言,新公司更關注AI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例如AI安全、AI人才招聘、AI稅務和財務工具等。這些項目以"簡單提效"爲目標,貼近市場需求,旨在AI爆發期捕捉最佳回報機會。

香港:加密金融的戰略高地

作爲加密行業的領軍人物,這位企業家對香港市場的布局充滿信心。他認爲,香港作爲連接內地與全球的"橋頭堡",在地理位置和政策環境上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友好政策,包括穩定幣監管框架和人才引進計劃,吸引了全球區塊鏈企業和人才的關注。

"香港加密貨幣相關的法案在先進性和可執行性上甚至超越了美國。"他評價道。他指出,香港的穩定幣政策爲行業創新提供了清晰的合規路徑,結合其國際化優勢,有望孕育新的商業模式。

他所屬的團隊早在2022年便通過香港上市公司在港落地,目前設有辦公室並積極申請相關牌照。其中,金融托管業務是新公司在香港的核心業務方向。他認爲,結合香港的穩定幣政策,托管業務有望在此基礎上誕生出更好的業務模式,爲加密金融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

從創業二十年的"埋頭苦幹"到重返校園系統性深造,這位企業家展現了一位行業領軍者對自我迭代的不懈追求。從創辦原有公司,到成立新的投資集團,他將視野從加密領域擴展至AI應用層,更以長期陪伴的視角支持創業者。同時,作爲香港加密市場建設的積極參與者,他對本地政策的洞察和業務布局爲行業提供了重要參考。"保持學習,擁抱變化,才能在快速演變的行業中持續領先。"這或許是這位行業資深人士給出的最誠懇建議。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just_here_for_vibesvip
· 08-02 17:34
跟风读博也太卷了吧
回復0
LiquidationAlertvip
· 07-31 09:19
不说了 又一个危机预警器
回復0
ServantOfSatoshivip
· 07-31 01:58
老板行情跌成这样还读博?
回復0
Uncle Whalevip
· 07-31 01:58
搞钱搞到头发掉光 才想起来要读书
回復0
元宇宙的包租婆vip
· 07-31 01:55
高学历收割韭菜是吧
回復0
BearMarketBrovip
· 07-31 01:51
呵 赶着抱大腿当镰刀?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