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Web3安全全面解析:資產自主與錢包管理的權衡
Web3安全探討:從資產自主權到錢包管理
安全問題無疑是Web3行業未來十年內最重要的話題之一。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兩端,安全性都存在一些矛盾點。本文將從資產自主權、智能合約安全、抗審查性和錢包管理四個方面探討這一問題。
資產自主權
去中心化系統在資產自主權方面明顯優於中心化系統,用戶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資產。這一點在DeFi興起時期成爲主流敘事,也引發了大規模的提幣運動。
然而,隨着智能合約攻擊和授權盜幣事件的增多,我們發現資產自主權的提高並不總是等同於安全性的提升。許多普通用戶缺乏識別風險的能力,而在鏈上安全地管理資產需要相當高的學習成本和經驗積累。
因此,許多新進入者仍傾向於將資產托管給交易所或機構,希望由專業人士來管理。這雖然犧牲了資產自主權,但換來了中心化機構提供的托管服務。
目前,交易所和鏈上系統各自吸引了不同的用戶羣體,兩者都存在相應的風險,只是風險的表現形式不同。鏈上自主管理資產雖然自主權強,但需要足夠的經驗和風險管理能力。而委托給交易所管理雖然簡單,但可能面臨中心化風險。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關鍵在於了解風險所在並始終保持警惕。
智能合約安全
"風險往往來自未知之處"
從DeFi項目的角度來看,不可升級、權限下放的智能合約被認爲是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的。但這並不意味着絕對的安全性。由於智能合約的代碼風險無法完全預知和模擬,一旦關鍵智能合約出現致命漏洞,而又無法通過中心化方式幹預,後果可能難以挽回。DeFi早期就發生過多起此類事件。
未來智能合約的安全性發展趨勢如何?按照去中心化的初衷,簡單的智能合約經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後,會首先完成"固化",即完全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隨後,合約復雜程度會逐漸提升。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復雜項目可能需要在關鍵環節設置應急機制,以防止重大事件造成的損失。(當然,這個過程中通常會採用各種權限約束來控制中心化程度,防止過度中心化帶來的風險)
智能合約的安全性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檢驗。目前針對DeFi安全性的質疑實際上是對行業未來的質疑。智能合約面臨的安全問題是未來所有鏈上項目,無論是GameFi還是SocialFi,都將面臨的挑戰。DeFi作爲先行者,爲後來者鋪平了道路。
抗審查性
抗審查性是許多人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大多數人認爲自己只是進行簡單的加密貨幣交易,與抗審查性無關。但只要經歷一次,就會深刻意識到抗審查性的重要性。它直接讓你感受到,如果沒有去中心化,你的資產實際上並不完全屬於你。這裏不再贅述,但可以說抗審查性是去中心化願景中最重要的一項也不爲過。
在這一點上,抗審查性與資產自主權是相輔相成的,去中心化管理確實優於中心化管理。
錢包管理
在鏈上保存資產時,我們常接觸到冷錢包、熱錢包和硬體錢包。
冷錢包:簡單來說,就是私鑰在創建和管理過程中全程不接觸網路。用戶可以自己制作冷錢包,比如利用舊iPhone。這種方式目前從個人管理角度來看安全系數很高,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丟失記錄助記詞的紙張。
硬體錢包:它不等同於冷錢包。硬體錢包涉及多種硬件技術,私鑰生成過程也是離線的。但爭議在於提供硬件的廠商是中心化機構,可能存在理論上的中心化風險。另一方面,硬體錢包通常在執行交易前增加了一道驗證步驟,類似於U盾或密保卡的保護措施。
熱錢包:這是我們日常使用最多的錢包類型。它使用起來更加便捷靈活,但頻繁的鏈上交互會增加錢包的授權和籤名。特別是如果授權了可升級合約,當下可能沒有問題,但升級後的合約可能帶來新的風險,爲未來埋下隱患。
錢包的使用通常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配置。錢包的安全本質上就是私鑰和權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