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或成加密貨幣主流資產發行模式 VCM面臨挑戰

robot
摘要生成中

資產發行範式之爭:ICM會成爲主流嗎?

近期,某資產發行平台計劃以400億美元估值融資100億美元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圍繞這一事件,社區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聲音。

一方認爲,該平台是生態系統的毒瘤,團隊行爲自私,只顧自身利益而不考慮生態發展。另一方則稱贊該平台創新了資產發行模式,讓普通投資者也能分享收益,功不可沒。

對此,我認爲雙方都有一定道理。該平台確實開創了新的發行方式,讓一些人獲得了財富增長的機會。但同時,團隊頻繁拋售代幣的行爲也引發了質疑。400億美元的估值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確實偏高,容易引起市場對團隊意圖的猜疑。

無論如何,市場將對這次融資給出最終答案。但這一事件背後折射出的問題更值得深入探討:如果這次融資成功但開盤後價格暴跌,那麼這種資產發行模式是否就此終結?我認爲答案是否定的。

縱觀加密貨幣領域的資產發行範式演變,本質上可以歸納爲兩類:一是由風險投資主導的VCM模式,二是由社區驅動的ICM模式。VCM模式類似傳統資本市場,而ICM才是加密貨幣原生的發行方式。

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典型的ICM範例。它們依靠社區力量發展壯大,沒有依賴機構投資。2017年以太坊生態中的許多項目也是如此。事實上,許多頂級加密貨幣從業者都參與過早期的ICM項目。

VCM模式在2018年後逐漸興起,尤其是2020年DeFi爆發後更是成爲主流。然而到了2023年,VCM模式開始顯露疲態,越來越多的散戶對此類項目失去興趣。

爲什麼VCM模式在傳統市場行之有效,卻難以在加密貨幣領域持續?根本原因在於資產發行權的開放程度。在傳統市場,資產發行權被少數人壟斷,普通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選擇極其有限。而在加密貨幣領域,資產發行權是向所有人開放的,這打破了原有的壁壘。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智能合約讓資產發行變得如此簡單,爲什麼之前的ICO、NFT、銘文等模式都曇花一現?這是因爲成功的ICM模式需要同時具備兩個條件:無許可的資產發行和理想的流動性環境。

ICO雖然實現了無許可發行,但交易仍需依賴中心化交易所的審核。NFT和銘文雖然交易相對自由,但流動性不足,難以形成有效市場。

而新興的資產發行模式通過創新性的市場機制,巧妙地將資產發行和交易融爲一體,既保證了無許可性,又提供了良好的流動性支持。這種模式不僅激活了草根創業者和普通投資者的參與熱情,還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盡管目前這類新型發行平台上的項目良莠不齊,但隨着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高質量的項目也開始採用這種模式。甚至一些獲得風險投資支持的項目也在嘗試結合ICM模式,以更公平、透明的方式進行代幣分配。

因此,我認爲ICM模式很可能成爲加密貨幣領域的主流資產發行範式。它不僅適用於純粹的社區項目,也能與傳統的VCM模式結合,滿足不同類型項目的需求。

總的來說,某平台的這次融資不太可能對整個生態系統造成致命打擊。雖然短期內可能會影響一部分流動性,但加密貨幣行業的基本面並未改變。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資產發行平台湧現,進一步推動ICM模式的發展。

當然,任何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市場終將經歷週期性的起伏。但就目前而言,ICM模式更符合加密貨幣去中心化、無許可的特性,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ETH2.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Hash_Banditvip
· 07-15 03:42
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挖矿……见过所有的哈哈
查看原文回復0
GateUser-9ad11037vip
· 07-14 17:36
没VCM香啊兄弟
回復0
Wallet_Whisperervip
· 07-14 08:40
又是个割韭菜的套路
回復0
解码先生vip
· 07-13 01:29
又来割韭菜了哈
回復0
测试网薅毛狂人vip
· 07-13 01:25
割完韭菜又赢麻了
回復0
Layer_ZeroHerovip
· 07-13 01:16
老icm就一个字:香
回復0
跨链迷路人vip
· 07-13 01:14
不懂就问 不亏就跑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